咨询热线:020-86011184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七个理财误区,你中招了吗?

更新日期:2019年3月20日 大字 小字
分享至:

或许在五六年前,大家还不太重视理财,但近两年理财已经成了普通老百姓最关注的领域。“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似乎在一夜之间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们逐渐意识到理财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家庭都需要理财。尽管大家已经很重视理财问题,但是在具体操作时往往会存在一些误区,并导致我们“误入歧途”。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在理财中会走进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幻想一夜暴富

很多人认为理财的最终目的就是发财,经常幻想着通过理财能一夜暴富,

理财是一种长期行为,绝不能为了追逐短期利益而承担过大的风险,从而使家庭财务状况处于极度危险当中。

所有的投资者都应该明白理财不是投机,理财不等于发财,我们没有必要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为了争一城一地之得失,而冒过大的风险。请不要幻想靠理财能一夜暴富,理财是要用心去经营的,理财是用来改善生活的。


误区二:省钱就是理财

现在很多家庭把理财片面理解为省钱。最大误区是只想着省钱,而没有真正理解理财,或者说他们只顾着节流而忘记了开源。
理财不光要考虑省钱,更重要的是如何以钱生钱。只“省”不“理”,如何生财?理财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我们需要的是快乐的理财生活,而绝不能单纯为了省钱而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准。


误区三:理财等于投资

理财不等于投资,理财更不等于炒股。很多人炒了几年股票,就以为自己会理财了,懂得如何以钱生钱了,其实他们把理财和投资搞混淆了。

投资只是理财的一个方面,炒股更是投资的一部分。投资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理财则注重资产的最优配置,要综合考虑投资者的资产负债情况、风险偏好程度等等。

认清两者的区别,树立了正确的理财观念,才能让资产更加安全,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误区四:随大流

行为金融学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羊群效应理论(Herding Behavior)。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领头羊奔向一个地方,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旁边可能有狼和不远处有更好的草。

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遭到失败。在理财领域,羊群效应非常普遍,这主要体现为别人炒股我也炒股,别人买基金我也买基金,而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每个家庭都应该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财方案,要克服从众心理,做有思想的人而不是盲从的羊。


误区五:永远追求高收益

理财应该有合理的预期,理性地说,一般投资者如能长期保持8%—10%的年化收益率就是不错的业绩。如果您永远追求高收益,您必然会将绝大部分资产配置在风险较高的金融工具上,从而很可能造成未来的大幅亏损。


误区六:本末倒置

《论语》里有一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从理财的角度上讲,“本”指的就是理财目标,“道”指的是资产配置方案。

我们每一个投资者都要先设定自己的理财目标,然后再考虑投资之道。但是很多投资者在还没认清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并且没有任何明确的理财目标的时候,就盲目地投资。


误区七:没钱理财

小钱与大钱的最大区别就是理财方式的区别,小钱由于金额的限制,理财的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花钱的诱惑却很大,钱很容易被用掉。

但如果您对小钱不重视的话,那永远都不会拥有大钱。几百元可能在您看来什么都做不了,但是用在理财上经过日积月累就可能帮助您解决大问题。